回顧前一年,有任何讓你記憶深刻的事嗎?

十月份的其中一堂EMBA課程,練習的是演講力。
老師請大家想想九月裡一件最印象深刻的事情,先從老師說起,他登頂了日本兩座高山,是給自己九月訂下的目標。
A同學迅速的舉手說他剛獲得了A輪投資,興奮鼓舞的和大家分享他的新事業。老師估計特別喜歡我,硬是把麥克風遞過來,說這個同學長得很面善,看起來有很多要分享的。而我腦中一片空白,不僅九月的事情一件也記不起來,哪怕往回看,八月七月六月到年初,一片空白,如同我當天才突然蘇醒過來。
就像是透過一面磨砂玻璃,背後的景象如實的存在,可是無法確切說出具體的場景,最後這個分享活動就在我的尷尬中結束。
從那刻開始,記錄這件事變得很重要,當你什麼也不記得的時候,同時感到那一年過得特別黯淡沒有盼頭,一年中似乎沒有進步和完成什麼。仔細回想記錄後,這一年中其實完成了許多事,有不在計畫內的,很多沒有達到目標的,但也就是當你有記錄,才能反觀評估,哪些部分需要調整,而哪個方向完成的很好。
有足夠的證據給自己鼓勵,才會發現這一年過得也不差啊!而明年可以更好,採取更好的動作之前,才能有動力。
pexels-photo-3807737

 

過去一年,其實很有成就感 – 2019記憶點

2019 done list

未完成的包含:
西班牙語A2 考試 & 公眾號經營/blog經營
看起來完成了很多事,但大抵和計畫是沒有關係的,例如python小課,就是因為朋友圈一直打廣告,9.9元學python,大媽如我就報名了。
仔細思考後,瞭解到是策略上的失敗,加上朋友送我的子彈筆記本醍醐灌頂,開篇頭幾頁就寫了SMART原則,反省整理後,以下誤區是要避免的目標設定。(儘管2020的計畫應該還是會打臉,那就是關於意志力和定力的問題了)

 

設定目標的誤區

沒有根據SMART原則

S: Specific具體的,思考為了實現目標,你的行動計畫是否清晰?
M: Measurable 可被計量的,思考該用什麼衡量是否實現了目標?也就是說,你定的目標最好是可觀測的,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
A: Achievable可達成的,思考目標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R: Relevant相關的,思考目標是否和其他目標具有關聯。
T:Time-bound 有時效的,人為的設置計畫時間軸,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結束?什麼時候又是計畫的關鍵節點?

 

根據暢銷書《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所說,1940年代開始,奇異公司正式採用後來成為全球典範的這套SMART目標制定法,1960年代,每個員工都得在給經理信上,提出自己未來一年的SMART計畫,而SMART文化也讓奇異公司成為全球最大企業之一。
有興趣可見:SMART原則怎麼應用?超強大目標管理法,助你達成所有目標
沒有按照SMART原則的目標設定,就如同,寫在筆記本上或者隨口一句的2019 我要學好西班牙文。遵照SMART設定目標,計畫更應該以這種方式呈現-

2020下半年需要考過西班牙文A2

-因為以前學過,最初級為A1,可以嘗試挑戰A2,而且是後半年,考試一般在9.10月
-目標可衡量,就是拿到證書那張紙,而中間的小目標,比如一個月要記得多少單詞,聽得懂多少需要進一步設定。
-如果設定B1就不好達成,所以要設定還有些把握的目標
-不管是找工作(西班牙公司)還是自己做電商都很有機會用到西班牙文,可增加職場競爭力,有相關性
-考試日期就在那,符合時效性,所以最好先報名就沒有回頭路,特別適合我這種deadline-oriented個性。

 

 太理想化,忽略現實因素

desk-white-design-quote

不要訂太滿的目標,一年維持大計畫在3個以內就好甚至可以就一個。
要相信人的惰性,還要相信生活是要愉快享受的,過於充實強度太大的計畫容易讓人挫折而拖延,或者太嚴苛要求自己而壓力過大。
根據哇塞心理學《你有想過,為什麼92%的人無法達成目標嗎?》這篇文章的論述,大部分人在設定目標時都是樂觀主義者。科學家稱此舉為「規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這個概念最早是由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阿莫斯.特佛斯基(Amos Tversky)提出。他們把此問題描述為「一種現象,在預估得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未來的某個任務時,表現出樂觀的偏見,因而低估了所需的時間。」一個又一個的研究證實我們容易陷入規劃謬誤中。
仔細想想,這樣的情況你也經歷過,每學期的assignment覺得很簡單最後總是花了比預期還要久的時間;健身計畫是否總是不到一半就放棄;買了很多書,但是每本都只看了序。《完成》作者提到在他推行的“30天目標速成”專案中,要求學員將目標砍半,理由是人們會高估自己在固定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事情,尤其像你我這樣習慣一直從頭開始的人。一旦我們無法達成那驚天動地的目標,沮喪於焉產生,進一步導致放棄,永遠無法完成。
所以這次,我們對自己仁慈點, 就給自己“一半”的2020目標清單吧。
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完成》- 沒有完成目標,就像打破對自己的承諾。不以完美為目標,成效才能愈大。只要遵循幾個簡單的原則,調整心態、重新設定目標,你減重成功、健身有成或提升績效的機會,就多了將近一半。八個刻意改變心態的練習,克服不了了之的症頭。

 

除此之外,評估之後的自省和批判性思考

 

不追求短期效益,而是長遠的影響,對於個人標籤有強化功能

比如寫blog,比如學一門外語,當下沒有立即的效益(可能使用medium,會有拍手鼓勵你),但是無形中的積澱誰也不知道,萬一哪天就有用了呢?況且在沒有任何物質效益之前,不管寫作運動學外語,都有其他的益處,保持輸出建立自己的思考能力,鞏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僵化和身體健康等等。
有一句被用了一萬遍的故事,蔡康永說:18歲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28歲出現一個很棒需要英語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大學的時候愛在餐廳打工,開始工作之後會找網上簡單的兼職,比如做問卷,聽寫之類的工作。因為這種工作容易來,且每做完一項任務,會有立刻的報酬,但是卻沒有辦法積累。不會因為你聽寫特別厲害,一句從3元變成300元。如果再過一次大學,我一定會選擇實習,哪怕沒有薪水。
這個情況也是因為我們常常會被“確定效應”而左右,確定效應是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前景理論中提到的,大概的意思是當人們面對確定的小收益與不確定的大收益時,一般都會選擇確定的小收益。這樣的選擇能給我們給多的安全感,相反的, 做出相反的決定往往讓人深感不安。

 

可支配的資源要是自己的

shopee開店其實是2019最有壓力且最消耗自己精力的一個目標,那為什麼要做呢?是希望自己能有電商的體驗,想要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同時,我也明白自己沒有那麼多時間參與這件事(因為我人在大陸,出貨需要我爸幫忙)。在這個情況下,自行設想了一個大美好—讓我爸媽的退休生活有點事情做,說服自己開蝦皮店是個皆大歡喜的事情,大家都有事情做不會無聊,會有成就感,會有錢進來。為了滿足自己什麼都想嘗試的好奇心,忽略了爸媽退休狀態下並不需要一個新的工作,被我指使,再者,電商網路或手機這種新鮮玩意兒,對於上一輩需要花很多時間理解,且長輩也不一定要理解。
於是乎,過程中有許多不愉快,讓爸媽有個豐富精彩的退休生活也真的是自我沉溺的情節。所以,不要試圖將自己的目標賣給其他人,哪怕親人也好,處理不好的時候就是給別人添麻煩的任性boss,還沒有支付薪水。

 

每件事不一定要能帶來什麼,但能更瞭解自己一些

比如看書;比如當志工;比如買一本什麼秘密森林,用一個下午給花兒上色;比如把鬧鐘拆了再裝起來;比如看一整個上午的藍天;又或者選個有陽光的下午發呆。急躁的社會,一旦沒有靜下心來,亂了方向其實會讓自己更焦慮,適當的空白是讓自己舒壓。
常常忙碌了一周,假日如果去逛個書店,去公園走走,這樣子1-2個小時左右放鬆的時間,回家又可以幹勁十足或者好好迎接週一。pexels-photo-3326362
同時,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增進自己的創造力,為什麼從事創意類型工作的人,往往公司非常鼓勵大型專案間的旅行和休息,因為在放鬆的狀態後更容易有高效的產出。

 

培養黑天鵝事件下的抗風險能力(2019 複盤寫到2020哈哈..)

Restart 2020
是2020開頭最廣傳且戳中人心的一段話,而冠狀肺炎持續到此刻,也沒有人可以確定何時能結束。
根據領英職場人2020趨勢報告,基於會員、企業大資料和問卷調研的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復工或在家辦公期間,有超過六成職場人開展了或計畫開展副業和兼職,除增加收入的目的外,為自身拓展更多元的職業選擇成為最重要的原因,比例高達56%。
另一個讓我感到驚訝的事件是—字節跳動的裁員,儘管網路公司這種不確定性高的行業模式出現大量裁員早已屢見不鮮,但是爆發在找工作難的疫情期間,對於那些被處理的高學歷員工,還是非常傷,再者,這個部門的工作內容據說也和一開始的Job Description不同,多半做些內容審核的工作,對於疫情期間找到有發展性的新工作還是比較有難度。
這再次驗證了,我們不可選擇的進入零工時代,而在這個時代下,不是我們選擇需不需要多一項技能,而是這個社會會推著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嘗試在這樣的世界變成更有競爭力的人。

 

職業發展規劃中,要瞭解你適合一個怎樣的工作,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讓你回顧過去,什麼事情讓你最有成就感。成就感不需要和他人的比較,同學獲得A輪投資很有成就感,而我shopee店鋪堅持一年也感到很厲害。所以,review的過程並非是每年年底給老闆的作業,或者要求升職加薪的一份PPT(當然這件事也可以做),是更瞭解自己而又更加清晰的生涯路線,同時給自己鼓勵和成就感,最後才是下一年如何變得更好的自省與目標設定。

 

關於職場成長相關,可見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生命的安排剛剛好?

2 comments

  1. 早上一醒來看到妳這一篇真是太好了,完全覺得有被救贖的感覺
    我正是因為回首過去一年覺得自己渾渾噩噩,而陷入低潮,可是又有點不知道如何解
    未來總是覺得迷迷茫茫的,看到妳這一篇以及SMART方法,覺得很是激勵,感謝分享!

發表留言